2019年,全市各级电教部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抓好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和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的《2022世界杯外围竞猜》的贯彻落实,紧紧围绕市教育局中心工作,扎实做好如下工作:
一、强化项目管理,夯实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
1.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完善项目管理制度,建全项目管理机制,加强项目维护人员培训,积极探索教育信息化市场化服务模式。
2.全面推进教育城域网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域网络应用与改造,按照省教育城域网规划的IP地址段完成本市教育城域网全网IP地址重置工作,加强网络安全建设。遵循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市、县政府分级建设、分级管理的原则,督促县区按规划完成教育城域网建设,并接入九江教育城域网。
3. 加强基础数据资源池的建设。推进教育管理平台和资源平台的两平台融合工作,重点推进基础教育数据资源池的建设,大力推进平台的应用推广工作。统筹各级各类教育应用信息系统建设,开展系统整合,推进系统对接改造,消除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业务协同。
4. 加快教育大数据精准教学系统的推进。与教研等部门联合,完善市直中学教育大数据学情分析系统的项目建设,积极推动智能阅卷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度应用,通过完善试卷大数据常态化分析,实现学生个性化的学和教师差异化的教。
5.加强中小学智慧(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指导工作,加大全市智慧校园建设力度和规模,组织我市中小学校参加全省智慧(数字)校园示范校遴选工作。
二、完善平台功能,部署教育信息化特色应用
1.增进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两平台”融合,配合省电教馆做好省级“两平台”在我市的部署和互联互通。
2.完善九江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应用功能,积极探索教育资源平台建设与应用推广工作。推进与相关科技公司合作,做好主流教育教学应用模块在我市部署落地。
3.整合、优化市级“专递课堂”平台,督促各地按照省教育厅制定的“专递课堂”建设指南要求,加强“专递课堂”建设、管理和应用,积极进行“专递课堂” 建设模式和建设机制的探索,做好我市专递课堂试点工作提炼,提高专递课堂的覆盖率,完成省定建设任务(今年应覆盖45%的教学点)。
三、开展电教活动,促进教育信息化研究与应用
1.举办面向教师参加的2019年度九江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优秀教学资源展示活动和九江市中小学教师“班班通”教学资源应用成果展示活动。
2.组织参加第二十三届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第十届“中国移动和教育杯”全国教育技术论文活动、第二十五届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优秀教学资源展示活动、第九届江西省中小学教师“班班通”教学资源应用成果展示活动等国家级、省级赛事活动。
3.举办面向学生参加的2019年九江市中小学电脑制作技能提升活动、九江市高中英语听力提升活动。
4.组织参加第十八届江西省中小学电脑制作技能提升活动暨参加第二十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第十八届江西省高中英语听力能力提升活动、第十七届中小学智能机器人技能提升活动、第三届“美丽江西”全省中小学微视频征集展播活动。
5.加强各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和示范校工作的常态化管理。做好现代教育技术科研课题的管理工作,组织参加2019年度江西省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的申报、中期评估、结题鉴定等工作。
四、探索培训方式,提升教育信息化队伍水平
1.配合省电教馆,积极探索培育建立省、市、县、校四级联动的培训工作新机制,省、市重点开展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和创新应用骨干教师培训,县、校作为培训工作的主体要着力抓实抓好常态化教学应用技能培训,真正做到各尽其责、各展其长,形成合力。
2.继续做好现代信息技术骨干教师暑期培训工作。采取集中培训的方式,对全市中小学骨干教师进行“希沃杯”系列高级培训,提高学校教师的信息化专业素养。
3.组织参加省电教馆举办的中小学校长、分管局长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培训、信息化骨干教师培训、全省电教系统机构人员培训和各类专题培训工作。
4. 加大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的推广培训力度,组织参加2019年度江西省中小学教师网络学习空间创建展示活动。按照省教育厅要求,到2020年实现师生一人一空间,以培训为抓手,通过建设空间、深化应用、优秀推荐、示范推广等内容建设,逐步实现全市网络学习空间建设的普及推广。
五、坚持从严治党,保障教育信息化系统风清气正
1.加强本馆党支部建设,抓好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的政治理论学习,坚持“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确保完成市教育局党委下达的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目标任务。
2.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依托省电教馆网站和九江教育网做好教育信息化工作宣传,完成江西教育电视台九江记者站的宣传报道任务。
3.落实电教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振奋精神状态,营造凝心聚力、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