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教学与历史课堂
刘增庆
一堂好的历史课,总离不开一些好的恰于其分的教学法。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追求课堂生动形象也自然成了教学艺术的一种要求,而历史课堂中在再现当年的人与事件时最容易做到的就是情景化。基于中学生心理特点,所以只有情景化了的东西才最容易使他们感染,从而产生共鸣,达到教学教育目的。
但在当前的历史教学上,许多老师在情景的处理上却容易产生两种偏差误区:误区一是在引用课外材料时缺乏针对性,往往因为补充太多太杂而冲淡了主题;误区二是在史实评论上,个人的主观色彩太浓往往使人与事失真,容易使学生产生错觉。那么如何把握好情景分寸呢?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讲人物时尽量将其成长经历故事化
此过程最忌讳的是把人物经历简单罗列,像时间流水帐一般,因为历史人物也是有思想感情与理智的。如果“活化”他们,有选择地突出其某一典型生活片段,容易使学生产生联想,产生感情,拓展内涵培养正义思想感情。如讲禁毒英雄林则徐虎门海滩销烟场景,如果将其故事化、情景化、不仅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和远离毒品的教育,同时也说明情景展现是思想教育的一种需要。
第二,讲背景时应将时代画面风俗化
时代背景是再现历史事件的前提,教师准确地展现时代背景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准确地认识某些历史事件发生的必然性与偶然性。至于风俗化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全面准确地掌握当时社会政治背景、阶级状况、经济情况和文化氛围等带有普遍性东西,如在欣赏《世界杯外围竞猜》时,您就能想象出当时北宋东京的生活情景……
第三,讲材料时应将文献的产生情节化
此处材料指的是历史人物语言言论,重要会议决议、法律条文条款、革命纲领内容等,讲材料时不能简单地一读了之,要分析其思想的深刻性,立场上的代表性,作用上的目的性,要用情节化语言,讲明这些材料产生、修订、斗争、确定的曲折过程。如英图《2022世界杯外围竞猜》,就是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近半个世纪曲折斗争结果,最大限度地做到了“死材料”的“活用化”。
第四,讲文化时应尽可能地将典型的题材艺术化
这样做最主要目的就是要帮助学生建立艺术上的审美观。历史课不能戏说,但可以设计和描写,对历史文化名人心灵与情感的讲述,只有联系他们个人性格、经历、社会地位才最准确。比如世界杯外围竞猜讲唐代大诗人李白,浪漫主义代表。洒脱、傲视权贵、敢于反抗性格造成了他浪漫而又曲折的一生,一首《世界杯外围竞猜》终成千古绝唱。再比如讲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他写的《世界杯外围竞猜》全文28行324字,光“之”字就有二十多个,写法各异,被宋代米芾称之为“天下行书第一”以至唐太宗死时都要让它殉葬昭陵,由此可见其在书法结构造型上的匠心独运。
第五,讲当代历史时离不开与政治、地理等学科的综合化
现今的中考、高考题、学科之间的联系,知识点之间的交叉与渗透日益紧密,世界杯外围竞猜学历史,回顾历史最终目的还是要“以史为镜,以史为鉴”服务于现实,这种历史感与现实感的呼应是由历史学科社会功能所决定的。尤其是当代历史的情景教学,是时事政治与人文地理的最好“嫁接”,2003年课改以来,本人的教学一直在贯彻追求着综合化命题理念,无论将来考试走向如何,历史是原因,政治是现实,地理是条件,注重这三科的各自功能与互动,搞好三者有机结合,总是无需置疑的。